当前位置: 首页 > 托克逊要闻

2023

06/01

20:23

来源:

方志托克逊

【字体:

访问量:

【志说托克逊】绿染托克逊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1日
  • 来源:方志托克逊

古时西州风多成灾,就在火堆上插一木杆,上挂一副白布,上书风神二字,火着到白布时,众人击鼓相庆。也即祭神礼。可见西州风多风大,造成的灾害足以令人闻之胆寒。

托克逊县素有“风库”之称,80年代以前有资料记载,境内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108天,其中10级以上的大风30.5天,最大风力12级,风速超过40米/秒。大风起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几米之间莫辨人形;大风过处,电杆摧折,大树拔根,羊只、小孩被卷走;大风过后,耕地、草场、农舍被流沙埋没。新中国成立初期,绿洲西、北边缘有固定、流动沙漠13.5万亩,沙漠逐渐向东、南侵移,仅19791988年有24万亩可耕地和草场被流沙吞噬。风沙侵袭的路径由70年代的6条增加到80年代的15条,宽度由几百米扩展到2000多米。县城也鲜有绿植,因为干燥高温,街道两旁的树木也基本上是灰头土脸,一副焦渴无奈毫无生机的模样。

面对严峻的现实,托克逊人选择了挑战。中共托克逊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制定长期治理措施,掀起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全县男女老少齐上阵,与干旱斗与风沙斗,在田地四周垒打厚实的土墙。建了毁,毁了建,不屈不挠跟风较劲。把远处的沙包堆成一道道挡风的堤坝,在上面种植梭梭、红柳,骆驼刺。固定沙包,构筑防线。1958年托克逊县前进公社(含现在的伊拉湖、博斯坦两镇)荣获国务院表彰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河东乡五大队(现在的郭勒布依乡切克曼坎儿孜村)亚生·都尕买提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期间就开始带领全村青年团员建造两处防风林带。在荒滩上营造三边防风林网,共植树3万余株。

1959101日,参加全国林业模范会议,并受邀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国庆观礼台,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莫大的荣誉使种树成了他一生最大的事业,直至1970年积劳成疾去世。在托克逊县植树造林的热潮中,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造林模范集体和个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向风沙挑战,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种植树木,营造万亩经济林、农田防风林、打防风墙,构筑绿色通道,并逐渐积累了一套防风治沙的经验。终于遏制了狂风肆虐的势头,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助推了托克逊县林业发展,境内建成26千米长的防护林带,营造万亩经济林,在绿洲北缘的风沙区建起5000亩固沙林,恢复了10万亩植被。1990年全县实现农田林网化。2000年累计造林3.44万亩,初步遏制了狂风暴沙肆虐的势头,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循环发展。进入21世纪,防护林建设、林果业建设也大大加快,大力发展杏子、桑葚、核桃等本地特色林果,引进红枣、石榴、蓝莓等优良品种,特色林果观赏采摘园游人如织,2014年和2019年的全国优质杏品鉴会上,中国经济林协会分别授予托克逊县“中国早熟红枣之乡”“中国早熟杏之乡”。

近年,托克逊县下大力打造万亩杏花园,也很奇异,这里的杏树也像这里的人一样智慧,善与大风斗智斗勇。春季是风季,也是杏树的花季,但是杏花总能巧妙利用大风肆虐的间隙悄然开放,吐露新疆第一春的信号。等悍风醒过神再来摧残娇美的花儿时,正好缤纷花落,坐果成杏,为托克逊的春天赚来了人气财气。至2021年,全县特色林果面积已达到16.3万亩,特色林果已成为托克逊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经济林同生态林一样在维护托克逊县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IMG_257

现在,县城街边路旁绿阴如盖青翠欲滴,生态公园草木茂盛郁郁葱葱,染绿了这座小城。

(图片来源于中共托克逊县委宣传部)

【打印本文】 【关闭】

点赞